investor banner investor banner
新聞中心
News

盛業投保中國信保1億美元信用保險,落地首單底層爲外幣結算的國際商業保理業務

2024-12-30

近日,盛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業”或“集團”,股份代號:6069.HK)旗下全資子公司盛業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業保理”)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天津分公司正式簽署投保協議,獲得了1億美元出口信用保險額度批覆。這標誌着,在國家政策性保險公司中國信保的支持下,盛業將通過“商業保理+出口信用保險”的新模式,助力中國中小微企業“走出去”,並推動中國製造“揚帆出海”。

 

在天津濱海新區、人民銀行濱海新區分行等多個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盛業保理在新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突破,協同渤海銀行濱海新區分行先行先試,依託渤海銀行“渤金通”產品,採用全國首創的“本外幣一體共管專戶+優先受償權”模式,成功爲“二手車出口試點企業”天津華圖汽車物流有限公司量身定製並落地了首單外幣結算的貨物貿易國際商業保理服務,實現了底層爲外幣的國際保理業務從0到1的關鍵突破。該組合模式在符合進出口與收付匯一致性要求的前提下,解決了國際保理業務的資金閉環管理、收款權益保障等問題,實現了法律與保險的“雙重保障”。展望未來,盛業將以市場規模超過400億元的二手車出口行業爲突破口,並將國際保理業務拓展至其他出口行業,逐步切入超過20萬億元的中國貿易出口市場,形成具高增長潛力的創收新板塊。

 

隨着全球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已超過60萬家,其中中小微企業已然成了出海的主力軍。不過,平均75天的外貿回款週期、高額的國內採購墊付資金投入、海外買家潛在的信用風險(海外買家拖欠、拒收、破產風險),都是影響他們發展的障礙之一。2023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更好發揮信用保險作用以及完善內外貿信用體系,鼓勵內外貿企業使用信用報告、保險、保理等信用工具,爲企業出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2024年8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審議,印發實施《進一步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支持商業保理特別是國際保理髮展。2024年12月,天津自貿區印發《關於支持國際商業保理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爲國際商業保理髮展掃清障礙。

 

天津濱海新區相關負責同志指出:“按照《指導意見》操作指引,商業保理行業引入‘本外幣一體共管專戶+優先受償權’這一全國首創模式。在滿足‘誰出口,誰收匯’的外匯管理要求下,通過本外幣一體化共管專戶,商業保理公司實現了對跨境資金流的高效整合與精準管控,無論是人民幣資金還是外幣資金,均可在同一賬戶體系下進行便捷操作,極大地簡化了資金結算流程,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商業保理行業所獲得的優先受償權,更是爲國際保理業務的風險兜底提供了堅實保障,確保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市場環境與潛在風險時,商業保理公司能夠在第一時間維護自身與客戶的合法權益。作爲天津創新國際保理業務模式的第一批試點企業,盛業保理在天津濱海新區的指導下,將本次業務在中國信保進行投保,成爲‘商業保理+出口信用保險’新模式的有益嘗試。該舉措不僅有效幫助出口企業加快資金週轉速度、降低了買家信用風險,更使得整個國際保理服務流程更加穩健、可靠。”

 

天津華圖汽車物流有限公司表示:“今年我國二手車出口規模將達40萬輛,預計出口金額將超過400億元,成爲中國汽車出口的新生力量。作爲天津二手車出口試點企業之一,我們趕上了中國汽車出海這波‘大潮’,近三年在天津同行業排名第一梯隊,預計2024年出口總額超過7億元。但是出口收款週期相較國內貿易更長,二手車出口企業會承受一定的資金壓力。貿易類企業擁有的固定資產較少,通過傳統模式獲得融資有一定難度。在此情形下,‘商業保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的出現,爲整個行業的發展添加‘催化劑’。以本筆出口業務爲例:一是實現提前2個月回款,讓自有資金得以快速週轉;二是成功向中國信保投保,降低了出口收匯風險;三是獲得新的融資路徑,以真實合理的貿易與應收賬款轉讓爲基礎,解決了‘首貸難’與‘融資難’的問題。如此一來,無論是應對各項業務支出,還是擴大海外業務佈局,讓二手汽車出口企業開展業務更加便利。”

 

中國信保是由國家出資設立、支持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與合作、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國有政策性保險公司。作爲全國唯一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中國信保通過專業的承保能力和強大的數據支撐,可爲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收匯風險保障和融資支持。截至2023年,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規模超過58萬億元,累計爲超過31萬家企業提供了信用保險及相關服務,累計帶動近300家銀行爲出口企業提供保單融資支持超過4.8萬億元。中國信保天津分公司長期以來持續關注國際保理行業的發展,圍繞產業鏈供應鏈變化趨勢,創新業務模式、優化保險服務、助力企業開拓國際保理業務市場。

 

信用保險常用於保障企業的應收賬款安全,與商業保理公司基於應收賬款的融資服務天然契合。該保單主要將保理融資中買方企業的信用作爲保險標的,旨在承保商業保理公司在受讓出口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後可能面臨的風險,最高賠償比例爲實際損失的90%。這些風險包括買方國家或地區實施外匯管制、進口管制、第三國頒佈延期付款令、戰爭等政治風險,以及買方破產或無力償付債務、拖欠貨款等商業風險。因此,該保單是商業保理公司對衝出口保理融資風險的有效工具。

 

“商業保理+出口信用保險”模式與“銀行保理+出口信用保險”模式在客戶准入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銀行保理重點聚焦於申請人的資質情況,通常要求提供足額的抵押資產,如廠房或設備,而貿易型和流通型企業往往缺乏這類資產。盛業堅持“重交易,輕主體”的風控理念,更注重於底層貿易的真實性和合理性,顯著提高了中小微外貿企業獲得普惠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每年出口信用保險承保的應收賬款規模超過6萬億元,但獲得保理融資的比例不足10%。通過與中國信保的生態鏈接與數據對接,盛業爲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了一種創新出口貿易融資解決方案,同時幫助他們降低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成本。

 

“得益於‘走出去’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國企業不斷加快全球佈局。”盛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爲根本宗旨,對於中小微外貿企業而言,該模式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融資便利,作爲出口企業融資的“敲門磚”,提升其信用等級和融資能力,緩解資金週轉壓力和解決“首貸難”的問題。二是風險保障,爲出口企業提供收匯風險保障,提前回籠資金,有效規避損失。三是市場開拓,幫助出口企業更加大膽地探索國際市場,拓寬業務領域,實現全球化的佈局。四是提升競爭力,可以降低出口企業運營風險,進而在國際貿易中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貿易條件和報價,吸引更多海外買家。

 

未來,盛業將繼續加強與中國信保的聯動,圍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目標,挖掘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融資需求,提供“多快好省”的國際保理服務,爲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助力。